人物故事炒股配资手机版
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地时间9月6日晚揭晓主要奖项,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在影片《日掛中天》中的精彩表现荣获最佳女演员奖。
辛芷蕾在获奖感言中说:“十几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吹过一个牛,也算是一个梦想,我说有一天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,我想成为一个国际巨星。但那时候我遭受到了很多嘲笑。但是你看,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儿了。”
她还说:“我想对所有女孩说一声,只要有梦想,就大胆去想,大胆去做,万一有一天就实现了呢,像我一样。”
得知这一消息的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。
《日掛中天》由蔡尚君执导,辛芷蕾与张颂文、冯绍峰等联袂出演。影片讲述一对昔日恋人分别多年后在南方小城重逢,却被命运裹挟最终走向悲剧的故事。影片拍摄地覆盖广东省多座城市,展现独特的岭南文化风貌。
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2年,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、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。
1992年,巩俐凭《秋菊打官司》摘得该奖项;2011年,中国香港演员叶德娴凭《桃姐》获奖。此次,辛芷蕾成为继巩俐、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演员。
01
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
大多数人对辛芷蕾的第一印象都是“不好惹”。
高级厌世脸是她身上最醒目的标签,面无表情的时候不怒而威,仿佛时时刻刻都在“不高兴”。
蕾姐之前还亲自翻牌了某乎回答,坐实了自己“很凶的”。
这种独特而霸道的气质,让辛芷蕾入行之后演起“坏女人”来得心应手,屡屡出圈。
清宫戏《如懿传》里的金玉妍,心思恶毒,手段狠辣,几次三番搅得后宫不得安宁。
都市剧《恋爱先生》中的顾遥,曾是昔日的校园女神,婚后却遭到丈夫背叛。因为感情生活失控,她开始疯狂地报复所有人,心理阴暗、行为乖戾,气得观众都想给她“寄刀片”。
家庭剧《带着爸爸去留学》中的林飒,当起后妈来寸步不让,和继女互撕干架,脸上明晃晃写着“易燃易爆炸”。
但回过头来细品,这些角色虽然“坏”得各有千秋,但无一例外地凸显着辛芷蕾身上的同一种特质:强势。
而到了王家卫导演的镜头下,辛芷蕾却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光彩。《繁花》中的李李当然也是强势的,但比起外显的咄咄逼人,更抓眼的是那份内敛的胜券在握。
这次获奖的《日掛中天》的导演蔡尚君在博客中谈到辛芷蕾时,他高度评价了其表演:“辛芷蕾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,榨干了所有的体力,最终实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。”
至于为什么找辛芷蕾来扮演美云,蔡尚君称是出自编剧的推荐:“通过看综艺,看到辛芷蕾的性格与美云有共通之处,而辛芷蕾过往采访中作为演员不避讳谈及野心的部分,也让她印象深刻。我向辛芷蕾发起邀约,一般都是团队先看剧本,给到演员建议出演,而《日掛中天》则是辛芷蕾先看了剧本,然后建议团队一定要重视这个剧本和角色。”
分享完和辛芷蕾的“双向奔赴”后,他更斩钉截铁地表示,这一定是她迄今为止最好的表演!
辛芷蕾从来都是很勇敢的那一类人,最明显的特质就是有“冒险精神”。花少旅行期间,但凡有挑战性的刺激项目,她总是第一个报名。那种两眼放光、跃跃欲试的表情之下,是迫切地想要征服未知的野心。
但要问她真的不害怕吗?其实也不是。
站在百米高的山石上准备往下俯冲时,辛芷蕾被吓出痛苦面具,浑身发抖。但下一秒,她就捏紧拳头深呼吸,默默给自己打足了气,然后果断地“飞”了出去。
越是害怕,越是要去做。正面刚过去,才是新天地。
这是辛芷蕾从多年的成长经验中找到的,突破困境的唯一方式。
02
没有退路,只能挺身向前
别看现在的辛芷蕾敢在镜头前张牙舞爪,曾经的她,一面对镜头就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,话都说不利索。
辛芷蕾出生于黑龙江鹤岗的一个普通家庭,一家五口,她是长女。
她的童年过得还算轻松,但考上大学之后,爸爸就因病瘫痪在床,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落千丈。
那时,弟弟妹妹年纪尚小,母亲既要照顾父亲、抚养子女,又要赚钱养家,简直分身乏术。刚成年的辛芷蕾别无选择,只能勤工俭学,减轻母亲的压力。
大学的时候,她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兼职,发过传单,也接过私活。后来因为在电视台实习的契机,她误打误撞被选中去拍了广告。
当时的经纪人许诺,每月至少给她2000元酬劳。
辛芷蕾太缺钱了,于是便不假思索地应了下来。随即,她从服装设计专业退了学,迷迷糊糊地闯进了娱乐圈。
坦白说,辛芷蕾起点蛮高,入圈拍的第一支广告,导演是关锦鹏,搭档是梁朝伟,算得上运气爆棚。
但没想到,好运转瞬即逝,广告拍完之后,她就接不到活儿了。可已经退学的辛芷蕾没有后路,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,走上了漫长而坎坷的“龙套之路”。
非科班出身,她就自考中央戏剧学院;没资源没人脉,她就用厚脸皮、低姿态死磕。
试镜的时候,她可以为了一个女N号竭尽全力。就算被拒绝了一百次,她也能第一百零一次扬起笑容继续争取。
那时候没有导演发掘她身上独一份的野性气质,辛芷蕾只能扮可怜、演小白花,或者是清纯、苦情角色。
直到2016年电影《长江图》上映,一举入围柏林电影节。猝不及防地走上国际红毯的辛芷蕾,终于让娱乐圈看见了她的潜力。
但几乎没人知道,她为了这部电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。
《花儿与少年5》中的蕾姐是妥妥的游泳健将,悬崖跳水一马当先,入水的姿态轻盈优雅。
但拍《长江图》的时候,她还是个旱鸭子。
试镜时,为了拿到角色,辛芷蕾面不改色地“撒谎”说会游泳。但真拍起来,她才知道贸然下水有多危险。
有场戏需要她光着脚一步步走入江水中直到淹没头顶,辛芷蕾一边忍受脚底被碎石磨破的刺痛,一边憋着气往前走,四肢在水中一度难以自控。
这种“不要命”的拍法让导演都后怕。
所幸辛苦没有白费,这部电影让辛芷蕾打赢了第一场翻身仗。
可演艺圈起伏无常,辛芷蕾游过了这条江,前面还有一座座高山。
03
演员的路,她不是一个人在走
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来年,辛芷蕾已经炼成了一颗无坚不摧的“大心脏”。
像她自己说的:“该吃吃,该喝喝,啥事不往心里搁。”这种性格说文艺点儿是通透,说直白点儿就是“虎”。(对了,她真属虎。)
野心也好,情绪也罢,辛芷蕾从不屑于掩藏。
《演员的诞生》中与他人对戏,她演得酣畅淋漓,却因为观众缘差输了。
节目后采访中,她一脸坦荡地说:“没想过自己会输,也不觉得她演得特别好。”
心直口快的一句话让舆论炸了锅,键盘侠涌到她评论区骂得又脏又难听。
辛芷蕾的字典里可没有“忍”这个字,她直接回怼:“你再骂一句试试?”
因为“坏女人”演得太传神,辛芷蕾被角色连累挨了骂,但她才不替角色背锅。“顾遥是顾遥,我是我,骂顾遥可以,别来骂我。”
就连在八百个摄像头无死角直拍的《花儿与少年5》里,她也直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。
音乐节没玩儿尽兴,第二天就跟弟弟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儿掰扯清楚,绝不让情绪发酵。
这种不内耗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影响。
以前提及原生家庭,辛芷蕾会袒露自己的无助——“演员这条路,我要一个人走”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她却发现,自己和家庭是互相给养的。
大学时辛芷蕾赚到的第一笔钱只有300块,拿回家之后,爸爸却高兴地拿相框裱了起来。
那种被鼓励的心情成了她拍戏的源动力,能为家人撑伞,她由衷地感到满足。
但辛芷蕾也对家人有愧。爸爸曾经想要一台电脑,但她因为缺钱而拒绝了,以为往后还有机会。可没过多久,爸爸就去世了。
这样的经历让辛芷蕾逐渐懂得要珍惜眼前,把握当下。
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,她都会抓住每一个机会,不留遗憾。
这种心理促使她接下了独角话剧《初步举证》。
18场戏,112页台词,130分钟,整个舞台上只有辛芷蕾一个人。
这种挑战有多大?连王家卫听了都忍不住对她说:“你狠。”
这部话剧,讲述的是一个为无数性侵受害者辩护过的女性律师,有一天自己遭遇了性侵,如何展开自救的故事。
在舞台上挥洒情绪、释放能量的经历,让辛芷蕾第一次体会到了演员的“使命感”。
原来,不只是家人需要她,观众也需要她。
04
旷野之中,向阳而生
接拍《繁花》之后,辛芷蕾光荣加入“王家卫受害者联盟”。
前期为了与角色磨合,她去学拉丁、探戈,脚都快要磨烂了。在片场为了找一种情绪、一种状态,反复尝试,一遍遍推倒重来。
辛芷蕾从没想过,一部戏可以杀青4次。
但就是这个打碎自己再重组的过程,让李李这个充满故事感的角色活了起来。
曾经野心勃勃想成为“国际巨星”的辛芷蕾,如今只想稳扎稳打,成为一名好演员。
在前不久发布的Vogue20周年女演员群像封面专题中,辛芷蕾在问卷中写道,她认为可以分享的人生经验是“不着急、不害怕、不要脸”,她期待“更多非概念化、非功能性的女性角色”。而对一同登上封面的女性,她觉得“我们是主导叙事的”。
而在问卷下方,王家卫评价道:“属于辛芷蕾的未来才刚起步,现在只是她最好时间的开始。”
花了十几年终于找到自己的戏剧灵魂,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何其不易,又何其有幸。
从前的辛芷蕾青春过、蛮横过,也璀璨过,每个角色都共享了她的一部分自我——鲜明的性格之下,是那股永不服输的劲儿。
“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,但吹不走一只蝴蝶,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。”
辛芷蕾就是那只不认命的蝴蝶,不流连于花丛翩跹,偏要振翅于无疆草原。
我们有理由期待,39岁的演员辛芷蕾绽放出更耀眼的下一秒。
参考资料:
@辛芷蕾 微博
新周刊:成为《繁花》的李李,我用了两年、有野心的辛芷蕾,从鹤岗闯到威尼斯
三联生活周刊:辛芷蕾的独角戏:不再怕输的女演员
腾讯《星空演讲》:辛芷蕾:我为什么拥有一张写上欲望的脸
灵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